日本腦炎(乙型腦炎)疫苗
關於疾病和病菌
日本腦炎,亦稱乙型腦炎,是由日本腦炎病毒引致,流行於亞洲及西太平洋地區。病毒不會透過人傳人而傳染,其傳播媒體主要是庫蚊 (Culex),特別是三帶喙庫蚊 (Culex tritaeniorhynchus)。此物種會將病毒從受感染的動物身上 – 多為豬隻和雀鳥 – 透過蚊叮帶給人類。
日本腦炎病毒是在亞洲國家主要引起病毒性腦炎的原兇之一(1)。潛伏期約為一星期。受感染人士會出現輕微至嚴重程度的頭痛和發燒症狀,頸部亦可能會出現僵硬情形;然而,也有部份人士不曾發病。另外,腦炎的嚴重病徵可包括精神狀態受損、震顫、抽搐、麻痺,甚至昏迷。此等病症可導致永久性智力和身體上的缺損;而日本腦炎的死亡率稍高 – 約為30%(1)(2)。
關於疫苗
現時醫學上對日本腦炎未有特定的病症治療方法。於高危地區居住或旅遊人士應注意預防蚊患和採取足夠的防蚊措施,亦建議人士於外遊前接受地區相關的防疫注射。
關於日本腦炎(乙型腦炎)疫苗,四歲以下幼兒需分隔一年接受兩針注射,而五歲以上則只需接受一針。注射疫苗後可能出現副作用屬輕微,包括注射部位紅腫疼痛、煩燥不安、食慾減輕、頭痛、發燒和疲倦等。如出現嚴重不適需盡快向醫生求診。
有關以上疫苗查詢或預約,請致電本中心 (+852) 2779 8388。
資訊參考
-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– http://www.who.int/mediacentre/en/
- 世界衛生組織 – http://www.who.int/mediacentre/en/
- 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 – http://www.chp.gov.hk/
-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– http://www.cdc.gov